近日,深康佳A接连发布两则公告:华侨城集团无偿划转至磐石润创的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,公司实际控制人正式变为中国华润。另一份半年报预告显示锦牛网,公司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减亏,成本费用持续压降,整体经营稳步改善。
在行业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下,两则新闻释放出了较为积极的信号,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康佳的长期价值。而新东家的入主,进一步增加了外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。
唯“千里马”,能入“伯乐”之眼
随着中央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”“抓好国有企业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”等一系列政策的定调,今年以来,国家电投、三峡集团等多家国资央企均开启了重大资产重组进程,整合大潮加速席卷。
在这一过程中锦牛网,华润为何选中康佳“纳入麾下”?
康佳集团成立于1980年,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,是深圳首个过百亿产值的工业企业,国内彩电市场销量亦多次登顶。
围绕消费电子、半导体两大主业,今年上半年,康佳开展了黑白融合、制造提效、一号产品工程等一系列策略,经营状况显著改善,先后获得新质生产力产业实践“先进制造”示范案例、中国网“年度影响力企业”等一系列奖项,还登上了央视新闻的直播报道。
半导体方面,重庆康佳光电围绕MLED领域重点突破,累计专利超过1900件,在巨量转移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关键突破,行业地位领先。今年1月,重庆康佳光电受邀参编Mini/MicroLED显示屏行业标准;6月,在第十二届中国LED首创奖上斩获“中国LED行业知识产权50强”与“首创奖-优秀奖(MIP芯片技术)”两项大奖。
消费电子方面,康佳在不断推出精品的同时,同样凭借着多年行业经验,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与参与者。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近日发布的两项标准为例,康佳白电全程参与了《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指南》的起草与制定,新飞则受邀参与了《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》起草工作,均帮助行业树立了全新的技术标杆。
可以说,此番成功易主,康佳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是关键所在。也只有强大的自身实力,才能在新东家华润的加持下锦牛网,实现进一步攀升。
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“瘦体强身”
虽然康佳一直是一家电子科技类企业,但在原有的华侨城体系下,很多业务还是打上了明显的地产标签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营业务的发展。
而在本次股份转让前夕,“旧主”华侨城已呈现出了管理松绑的迹象。随着自主决策权的恢复,今年上半年,康佳集团围绕长期主义,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精细的策略调整,进一步追求业务的稳健增长与财务健康优化。
在业务结构方面,康佳聚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两大核心主业,剥离了不少与主营业务关联性不强的非核心资产,收缩低效板块,让资源向优势业务集中。
资产盘活是企业筑牢财务根基的重要手段,康佳对存货、应收款及地产等资产都进行了详细分类与针对性处置,进一步提升了资产的流动性与使用效率。同时,康佳还强化管控流程,削减各环节非必要开支,持续推进降本增效,从而实现了上半年利润总额的同比减亏。
以白电业务为例,据悉,在制造提效的影响下,2025年上半年白电全品类外销同比增长95.2%,毛利等指标也均实现明显增长,外销业务经营状况稳步提升。
随着资源的进一步集中,康佳在消费电子、半导体两大核心业务上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向好态势,相信随着华润的入主,未来的康佳必将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。
多方联手推动,“中国智造”未来可期
从4月29日股份无偿划转协议签署,到6月25日国家市场监总局正式批准,再到7月11日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办理完毕,康佳此次股东变更流程可谓十分高效。
高效率的背后,是多方的联手推动。本次采用的是央企间股份无偿划转的形式,不再以减少同业竞争为目的,而是为了强化技术竞争力而进行的价值型整合,积极响应了国资委“加大电子信息领域整合”的号召,也为后续央企在半导体、高端制造等战略领域的跨行业整合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操作的样本。
当前,我国制造业在生产效率、供应链协同方面仍有很大上升空间。随着康佳纳入华润体系,未来,康佳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消费电子、半导体领域的产业优势,还有望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。
当机床的轰鸣与数据的流转交织,“中国智造”的未来或许会写下一个全新的故事。在这场转型升级的征途上锦牛网,康佳无疑是最坚定、最前卫的探索者之一。
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