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网上有个观点挺火的:中国铆足劲造航母聚点股,被美国带偏了,真该学学美军,把重心转到两栖舰上。
这话听着就不对劲。军事发展哪能靠 “抄作业”?各国的战略需求差老远了,哪有到处都能用的模板?
这几年中国航母的发展确实挺抢眼。“辽宁舰” 形成战力,“山东舰” 成军,“福建舰” 下水试航,国产航母梯队慢慢壮大起来。
但要说 “偏科” 就错了。075 型两栖攻击舰已经列装了好几艘,076 型也在抓紧造,吨位超 4 万吨,数量稳稳排全球第二。中国的航母与两栖舰发展,从来不是 “二选一” 的单选题,而是基于自身战略需求的 “双保险”。
美国确实在调整思路。航母造价不便宜,单艘福特级超 130 亿美元聚点股,维护成本更是个天文数,还得整天防着大国的反舰导弹。
所以美军喊着 “灵活机动”,开始往两栖舰上使劲。但要说美国放弃航母了?瞧瞧它那 11 艘核动力航母还在全球各大海域晃悠,威慑力一点没少。
展开剩余64%中国造舰的路子,跟美国压根不是一码事。航母是远洋的 “压舱石”,从亚丁湾护航到保海上通道安全,没有航母编队,远洋利益就少了层硬底气。
两栖舰则是 “多面手”,从岛礁防卫到人道主义救援,075 型一次能投送一个合成营的兵力,搭配直升机和气垫船,反应速度远超传统登陆舰。
这两者一个管 “远”,一个管 “近”;一个主 “威慑”,一个主 “实用”,缺了谁都不行。
那些说 “航母没用” 的聚点股,估计没弄明白海洋较量的核心。争夺制海权时,航母是抢制空权的要害;没了空中掩护,再灵活的两栖舰也只能是活靶子。
美军当年靠航母打遍全球,靠的就是这种 “海空一体” 的优势;中国现在发展航母,是为了在印太博弈、岛链困局里掌握主动权,这跟 “炫耀” 扯不上半点关系。
075 型两栖舰,其实就是给航母力量打辅助的。去年在南海的演习里,它与航母编队协同,既保证了远洋控制,又实现了立体登陆,这种组合拳的威力,单靠某一种舰型根本打不出来。
美国往两栖舰上转,其实有自己的难言之隐。军费压力下,造不起更多航母;全球战略收缩,也确实需要更灵活的兵力投送平台。
中国的海洋利益从近海铺到了远洋,既得靠航母编队冲开岛链,也需要两栖舰守好岛礁。跟着美国的步子走?那才叫真傻。
外媒总盼着中国 “学美国那套”,可中国造舰的速度和平衡本事,早跳出了 “跟着学” 的框框。076 型两栖舰更厉害,连电磁弹射技术都融进去了,这种 “杂交创新”,哪是光模仿能成的?
航母是大国走向远洋的 “通行证”,两栖舰是应对局部冲突的 “万能钥匙”。这俩不是谁替谁的关系,反倒是互补的 “黄金搭档”。
中国这么选,是看自己的海岸线长度、海洋利益圈、战略安全需求来的。别人的路再好,也未必适合自己的脚。
实力从来都是最好的证明。当 “福建舰” 的电磁弹射器调试成功聚点股,当 075 型在远海演习中完成立体投送,这些实打实的进展,早就比任何争论都更有说服力。
发布于:河南省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